本篇對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表現、胰腺癌的病因做了相關的介紹。后面對砭石調治胰腺癌的方法也有詳細記錄。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通常指胰腺本身的癌腫。類似中醫古籍中的“心積”、“伏梁”、“積聚”、“黃疸”等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根據部位不同分為胰頭癌、胰體癌、胰尾癌,以發生在胰頭部者多見。
【臨床表現】
體重下降,上腹痛伴有腰背部放射痛,胰頭癌疼痛部位在上腹偏右,胰體或胰尾癌多偏左。疼痛性質多為鈍痛、鉆痛、絞痛。胰頭癌進食后疼痛加劇。胰頭癌的黃疸多為持續性進行性。食欲不振砭石,厭油脂,惡心、嘔吐,腹瀉,便秘都會存在,亦可出現嘔血,黑糞。可有間歇性或持續低熱。
胰頭癌有半數觸及無壓痛的脹大的膽囊,胰頭癌致阻塞性黃疸時則膽囊脹大。因此觸診可發現腹部包塊。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氣機不暢、脾濕困郁是本病的首要病因。正氣虛弱,臟腑失調是發病的內在條件。氣化不利,脾濕困郁,郁久化熱,濕熱蘊結,日久成毒,濕熱毒三者互結,而發“黃疸”。胰腺癌總的病因病機系脾胃虛弱、肝氣郁結致氣滯、血瘀、濕熱為患,久而結成堅塊。胰頭癌以濕熱表現為多,胰體、胰尾癌則多見脾虛氣滯之證。
【診斷】
凡40歲以上,尤以男性患者,近期有上述臨床表現一項或多項時,特別是消化不良癥狀伴CEA陽性與γ-谷氨酰轉肽酶活性增高者,近期出現糖尿病或糖耐量試驗異常者,應考慮胰腺癌的可能。
B超、CT、MRI、胃腸道X線鋇餐檢查均對確診起重要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活體組織檢查在超聲或CT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有助于確診。
【辨證】
1.脾虛氣滯
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按之舒適,面浮色白,納呆,消瘦,便溏,惡風自汗,口干不多飲,舌質淡,苔薄或薄膩,脈弦或弦細。
2.濕熱蘊結
上腹部脹滿不適或脹痛,發熱纏綿,口渴而不喜飲,或見黃疸,小便黃赤,口苦口臭,便溏味重,心中懊 ,舌紅苔黃或膩,脈數。
3.陰津不足
上腹部脹滿,不適或脹痛,低熱,午后顴紅,盜汗,口干喜飲,便燥行艱,舌質紅苔燥或少苔,脈細數。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理氣健脾,祛濕滋陰,散結消癌。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中脘至腹衰橫擦;
b.背部膀胱經督俞至三焦俞豎擦;
c.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震在下肢足太陰經振法;
d.筋維、上脘、中脘部守法;
e.擊磬法,患者左后胰俞部位距磬體50~80cm。
3.加減
脾虛氣滯加左側脾之大絡滾法;濕熱加公孫、三陰交點壓;陰津不足加任脈華蓋至水分豎擦法。
4.方義
本病以脾經及病灶部位為調理重點。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胰腺癌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