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之一,可見于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下面就介紹一下導致牙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導致牙痛的主要原因:
1、齲齒:初齲一般無癥狀,如齲洞變大而深時,可出現進食時牙痛,吃甜食或過冷、過熱的食物時疼痛加重。這時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溫水刷牙,必要時用民間驗方止痛,但有效的調理方法應是填補齲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齲未補致牙髓感染,或化學藥物或溫度刺激引起,其疼痛為自發性,陣發性劇痛,可有冷、熱刺激痛和叩痛。這種牙痛的應急處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間驗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開牙髓腔作牙髓調理。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擴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圍組織發炎。表現為持續性牙痛。患牙有伸長感,觸、壓痛明顯,不能咬食物。這時可服消炎止痛藥,如先鋒霉素四號0.5克,一日3次;滅滴靈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并吃軟食。也可用民間驗方應急止痛。待消炎后再作根管調理。
4、智齒冠周炎:智齒萌出困難(阻生),加上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發炎、腫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藥或用民間驗方止痛。消炎后再拔除阻生牙。
5、導致牙痛的主要原因還包括牙外傷:如意外摔倒、碰傷或吃飯時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開,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藥,也可用民間驗方止痛。有條件者應到口腔科處理。
砭石調理:
【臨床表現】
牙痛每因冷、熱、酸、甜等刺激而發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齦紅腫、牙齦出血、齦肉萎縮、牙齒松動、咀嚼困難,或有齲齒存在。
【病因病機】
除去齲齒外的疼痛中醫認為均由火熱邪氣造成。十二經脈中,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足陽明胃經入上齒,無論風熱外襲還是胃火熾盛,火邪循經上炎均可引起牙痛。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亦可引起虛火牙痛砭萃網。
【診斷】
首先辨別牙痛特點,是否有遇冷、熱等刺激,仔細觀察牙體、牙齦、牙周,根據觀察和問診分辨病位、性質,若有牙體病癥,如齲齒,應同時進行齒科調理,清除病灶。診斷要點在于虛實和判斷。如兼有口臭、便秘、喜冷則多為熱證、實證;若兼腰膝無力,語低聲微多屬虛證。
【辨證】
風火上襲,胃火熾盛,虛火上炎。
【調理】
1.治則:清熱瀉火,消腫止痛,養陰清熱。
2.基本操作及處方
a.頰車、下關、合谷、二間、內庭、手部牙痛點點刺;
b.痛部面表守法;
c.內踝尖、外踝尖輕擦;
d.將砭石珠置于耳孔內,守法。
3.加減
有風熱外感加翳風、風池點壓以疏風清熱,胃火熾盛加厲兌點刺、曲池點壓;虛火上炎加太溪、照海點壓,滋養腎陰、降火止痛;上牙痛加太陽穴、顴髎點壓;下牙痛可加大迎、承漿點壓;痛甚加耳尖穴點刺。
4.方義
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足陽明胃經入上齒。頰車、下關為足陽明局部經穴,合谷、二間、內庭分別為手足陽明經的遠端穴,可清瀉陽明火熱之邪,通絡止痛。
內、外踝尖及耳孔為調理牙痛經驗止痛法。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