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出土的文物當中,經常可發現不同形狀、用于醫療的古老砭具。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的《素問·異法方宜論》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區分五種主要的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方法,將砭石調理歸入東方,而草藥、九針、灸法、導引按摩則分屬西、南、北、中,這五種方法構成中醫療法的基本體系。而砭石的重要性,同樣是在《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寶命全形論》中砭石,將“制砭石小大”與治神、養身、用藥和診斷臟腑血氣并列為五法,可見砭石作為一種調理工具在傳統中醫體系中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由于制作砭具的特殊石料數量稀少和金屬用具的興起,古老的砭石調理至東漢時期竟從中醫主流醫學體系中消失,東漢學者服虔曾說:“季世復無佳石,故以鐵代之耳。”但在民間,砭石的應用并沒有絕跡,而是演變為各種石療形式,如散在于我國各地的“壓石療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溫石療法”、“叩石療法”等,至今仍在為人民的健康發揮著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目前眾所周知的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則是在古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刮法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但由于砭具佳石的缺乏,刮痧器具用水牛角替代了古代有特殊調理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的石具。
可喜的是,經過兩千年的沉寂后,古老砭石正在又一次獲得生機。進入八十年代,對泗濱浮石(泗濱砭石)的發掘使古老的砭術再次浮出水面,并引起了世人的關注。經過中科院地質學專家與一批中醫針灸學專家的共同努力,利用泗濱浮石(泗濱砭石)制成的砭具在調理各種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經過與現存流傳于民間的砭術用具對比,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砭具佳石。經考察,泗濱浮石(泗濱砭石)與流傳于民間的砭石佳具一脈相承,對人體的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內臟功能有良性的調整作用,可很好地發揮砭石的調理保健(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作用。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砭石療法的主要原理在于砭石具有很強的通經脈、活氣血、溫衛氣、祛風濕及安神鎮靜等作用,利于消除身體各處的郁滯,加強周身氣血流通,改善組織細胞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
經過較長時期的實踐,現代砭石保健調理對骨關節疾病(如頸腰椎病)、風濕性的周身關節肌肉酸痛、因精神緊張或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神經衰弱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如眩暈、頭痛、失眠等,中風癱瘓、心血管疾病、胃腸道功能失調(如腹脹、胃痛、便秘、消化不良等)、肥胖等有很好的調理作用。通過對整體免疫功能的促進,對各種難治性慢性疾病,如腫瘤有較好的輔助調整作用,常可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進入“砭石百科”,了解更多的砭石知識]
【標簽:砭石 朝陽醫院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