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是有靈性的。
砭石,是華夏民族的珍寶。砭石是我國古代較早發明、使用的一種較原始的醫療用具。經過簡單加工,制作出工具,利用雙手揉按撫弄,以解除病痛之苦。砭石通過一些簡單的操作手法就可以驅病,這種操作手法叫砭術,包括感、壓、滾、擦、刺、劃、叩、刮、拍、揉、振、拔、溫、涼、聞、撾,共十六種基本方法。在古代人們以擁有一塊能治病、驅邪的石頭,即砭石,為吉祥物,一種福星高照的象征,一種精神產品。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吉祥的好運。
長期佩帶砭石,有吸收身體濁氣的功效,會變得明亮,色澤圓潤飽滿。
砭石可以戴活的,長期戴在身上人體的37度恒溫可以改變砭石里面的分子運動使變得透亮潤澤,所謂靈性就是這道理,當人體的體質處健康時,砭石的色澤會非常的明亮、圓潤、飽滿,當體質處于亞健康時,砭石的光澤暗淡無光,同時,長期的持有砭石飾品,它所蘊含的能力,可以喚醒疲乏的身體,激活全身的淋巴與血液,凈化肝腎等臟器,排除多余的毒素,能全面增強人的免疫能力。中醫認為砭石有安神、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 用現代醫學手段檢測,砭石可以發出許多人體有益的遠紅外射線和超聲波脈沖,促進微循環、調理新陳代謝,相當于遠紅外調理儀加超聲波調理儀。
人體是一個有機體??茖W證明,地球是一個大磁場,人體也有自己的磁場。砭石佩戴在人身上后,就像一顆鋼釘靠近磁鐵,也會形成自己的小磁場,帶有磁性。天長地久,砭石磁場的頻率,受到人體磁場的作用、影響,便會與人體的磁場合拍,同步一致,形成共振。這時候的砭石,便具有了靈性,通過磁場信息之間的互相傳遞,砭石與人體之間便可以心靈感應,“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就是為什么有人經常戴著的砭石,如果有一天突然離身,他就會覺得悵然所失、無所適從的原因。
當然砭石的靈性也需要人來“養”,戴的越久,靈性越強,要做到人不離砭,砭不離人,“人砭合一”的效果,所謂“養”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要點:
1、避免與硬物碰撞。砭石的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了。
2、盡可能避免灰塵。日常砭石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于表面,應以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作用化學除油污劑液。
3、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肥皂和人體汗液接觸。
4、砭石要避免受到高強度的熱度,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
5、佩掛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這樣有助保養和維持原質。
除此之外,砭石還具有平衡陰陽、扶正祛邪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
平衡陰陽
我們的身體從一出生就是陰陽不平衡的,或偏陽盛,或偏陰盛,這兩種體質哪個更好呢?過猶不及,無所謂好壞。陽虛的人有陽虛的人愛得的疾病,陰虛的人有陰虛的人愛得的疾病,所以陽虛的人平日以助陽溫熱為保健,陰虛的人通常以滋陰祛火為養生。盡力達到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證。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了破壞,即陰陽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陰陽消長。砭術調理的較終目的是使人體恢復陰陽平衡的狀態。
人的生理分陰陽,臟腑分陰陽,經絡分陰陽。病理狀態中有陰虛、陽虛;陰盛、陽盛。陰之不足會致使陽之有余;陽之不足,也會出現相對陰盛癥狀。因此平衡陰陽,使之調和,不偏不盛,不虛不虧為調理目標。
砭術平衡陰陽的方法分為陽證治陽、陰證治陰;陽證治陰、陰證治陽和陰陽同治。
砭術調理陽盛之證采用手足三陽經刮法、拍法,抑陽降火清實熱。陽虛之證采用陽經、皮部熨法,以助溫經通絡,補虛祛寒。調理陰虛之證通過手足三陰經振法以滋陰清虛火。陰陽俱虛之證采用陰陽雙補之法。在平衡陰陽中仍以益氣活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治法為前提,陰陽為總綱。
扶正祛邪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于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與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有抗病能力,疾病就會減少或不發生;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調理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轉化。
《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過程,就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扶正就是扶助正氣,補益臟腑氣血,增強抗病能力。正氣得復就有利于祛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減輕疾病癥狀,消除致病因素,排除人體廢物,病邪減則正氣增。
砭術通過活血補氣、疏通經絡達到扶正目的,同時對經筋、皮部、四海等的保養也是扶正的重要內容之一。祛邪與扶正相輔相成,二者同時進行。使用砭板弓背在人體表做刮法或使用砭尺做拍法,有時會出現皮下紅點,色鮮紅,有時又會出現連成片狀或條狀的紫黑色隆起。根據測察,這些即為邪氣在排出時的病理物質。
有效地排除邪氣,才能扶助正氣。同樣,砭術施治能夠扶助正氣。正氣充足又能增強抵抗外邪的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即砭術的扶正祛邪作用。
[進入“砭石百科”,了解更多的砭石知識]
【標簽:砭石 靈性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