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療法是人類最古老的醫療實踐活動,其產生可追溯到石器時代。在針灸療法出現之前,人們常用磨尖的石頭對身體敏感部位進行壓迫以及用溫熱的石頭敷在病患部位,對疾病進行調治,這種用于調治的石頭稱為砭石。
中醫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傳統醫學中最具系統性,而且是應用最廣泛的醫學。
本圖左側半在皮膚上標示了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和督脈的外行徑路以及與各經脈相連的穴位。此外,并選標了一些經外奇穴和新穴。本圖右側半顯示身體背面的淺層肌。左上
新砭石療法秉承傳統砭石療法的特點,在其基礎上增加了物理療法的成分,對操作手法進行了重新總結與深化,并得到現代經絡研究成果的指導,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對其調治原理作一初步探討。
本圖左側半在皮膚上標示了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和任、督兩脈的外行徑路以及與各經脈相連的穴位。此外,并選標了一些經外奇穴和新穴。
砭石、針灸雖然同是以經絡學說為指導的療法,但由于各有特點,因而在調治中相輔相成,可達到最佳的調治效果。
本篇對右下肢前面的穴位進行相關的介紹,以及各穴位主治的病癥。
科學的了解砭的由來,早在200萬年以前,人們所用的石頭通過各種動作對患處操作以減輕疼痛,這就是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