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中心型肺癌約占60%~70%,其中90%早期即可出現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周圍型肺癌約占30%,X線可較早發現,但90%早期均無癥狀。
肺癌的主癥是咳嗽砭石,干咳或咳吐少量白痰黏稠,或劇咳,2~3周內不愈。胸痛、胸悶,壓迫感或純痛,有些病人難以描述疼痛的性質和部位,痛無定處,甚則胸痛劇或痛無暫緩。有的周圍型肺癌病人以胸脅痛、肩背痛、上肢痛等為首發癥狀。當腫瘤并不大時,患者會感到氣短、氣促。晚期肺癌,淋巴結轉移壓迫大支氣管或隆突,以及彌漫型肺泡癌時,氣促氣短更為明顯。發熱癥狀合并感染,經X線檢查以“肺內感染”進行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可獲暫時療效,但X線復查,肺內陰影并未完全消失,同一部位反復發生“肺炎”,則有支氣管肺癌的可能。
【病因病機】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活人機要》云:“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醫宗必讀》曰:“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若正氣內虛或稟受父母先天不足,則肺氣虧虛,宣降失常,邪毒乘虛而入,肺絡阻塞,痰瘀互結而成肺積;或七情內傷,氣逆氣滯,升降紊亂,終致肺臟血行瘀滯,局部結而成塊。脾為生痰之源,脾虛則水谷精微不能升化輸布,致濕聚生痰;肺為貯痰之器,痰濁留于水之上源,阻滯肺絡,痰瘀為患,結于胸中,形成痰塊。
【診斷】
肺癌的影像學檢查:肺癌的X線檢查是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CT掃描及MRI的應用,使肺癌的定性、定位分期診斷提供依據。
肺癌的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包括痰液、纖維支氣管鏡刷檢物、支氣管吸出液及灌洗液、各種穿刺物的細胞學檢查,是確診肺癌的重要方法。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經皮肺細針穿刺活檢及肺癌的血清學和生物學檢查都是診斷肺癌的重要手段。
【辨證】
1.肺郁痰瘀
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紅,有瘀斑,苔白或黃,脈弦滑。
2.脾虛痰濕
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疲乏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濡、緩、滑。
3.陰虛痰熱
咳嗽痰少,干咳無痰,或痰帶血絲,咳血,胸悶氣急,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心煩口干,尿赤便結,舌紅絳,苔花剝或舌光無苔,脈細數無力。
4.氣陰兩虛
干咳少痰,咳聲低微,或痰少帶血,顏面萎黃暗淡,唇紅,神疲乏力,口干短氣,納差肉削,舌淡紅或胖,苔白干或無苔,脈細如絲。
【調理】
1.治則:宣肺健脾,益氣養陰,化痰散結。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背部自肺俞開始至胃俞段刮法;
b.中府、云門、尺澤點壓;
c.胸部及兩脅擦法;
d.百會、四神聰、風池、角孫、膻中守法;
e.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特磬施以擊法。
3.加減
氣陰兩虛加上肢內側前緣拍法,痰盛加脾之大絡滾法;納差加中脘點壓;胸水參照有關章節。
4.方義
肺俞及足太陽經刮法,既清肺化痰,又近取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以消癌腫。中府、云門、尺澤為肺經之要穴,胸部及雙脅系胸之外部體表,以除痰結;百會等穴可扶正助陽,益氣補肺;擊磬軟堅散結,宣肺除癌。
【特別說明】
凡肺癌手術后均可參照本調理方法進行。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肺癌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