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對什么是食管癌、食管癌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表現、食管癌的病因做了相關的介紹。后面對砭石調治食管癌的方法也有詳細記錄。
食管癌是指發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從該病的癥狀表現來看,類似于古籍所描述的“噎嗝”。
【臨床表現】
早期癥狀:吞咽輕微哽咽感,吞咽時食管內疼痛,胸骨后隱痛,脹悶不適砭石,吞咽時食管內異物感。早期食管癌的病程進展比較緩慢。
中期癥狀:吞咽困難,吃粗食或大口吞咽時感到咽下不暢,間斷發生,逐漸加重,較后連粥或湯水也難以咽下。或有嘔吐,進食時疼痛,性質為持續性鈍痛,或向面部、頸部或肩部放射。上腹部疼痛提示伴有胃小彎或腹腔轉移,在賁門癌或食管下段癌多見。
晚期癥狀:常見遠處轉移,鎖骨上胸鎖乳突肌兩頭之間的淋巴結腫大。腹腔轉移好發臟器為肝、胰腺或腹膜。
常出現嗆咳或呼吸困難。全身虛弱無力、營養不良或脫水。
【病因病機】
七情所傷、痰瘀內結、飲食失節、臟腑虧虛均為病因,長期進食過熱的食物,如湯、粥、熱酒都會損傷食道,較終使結于食道的痰濁、瘀血日益增加,日久不去而演變為噎嗝之證。另外,氣血虧虛、精血內耗使食道枯涸而導致噎嗝發生。
【診斷】
X線檢查:食管鋇餐檢查,可觀察食管的蠕動、停頓、逆蠕動,食管壁僵硬不能充分擴張,食管黏膜紊亂、中斷和破壞,食管腔狹窄。
食管CT檢查:清晰顯示食管與周圍器官邊界不清楚。
脫落細胞學檢查、內窺鏡檢查可確定病灶的形態、大小、部位,以確診和實施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方案。
【辨證】
1.痰氣互結
食入不暢,吞咽不順,噯氣不舒,胸膈痞悶,伴有隱痛,口干,脈弦細,舌淡質紅,舌苔薄白。
2.血瘀痰滯
吞咽困難,胸背疼痛,甚則飲水難下,食后即吐,吐物如豆汁,大便燥結,小便黃赤,形體消瘦,肌膚甲錯,舌質暗紅,少津或瘀斑瘀點,黃白苔,脈細澀或細滑。
3.陰虛內熱
進食哽噎不下,咽喉干痛,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舌干紅少苔或舌有裂紋,脈細數。
4.氣虛陽微
晚期食管癌,飲食不下,泛吐清水或泡沫,形體消瘦,乏力氣短,面色蒼白,形寒肢冷,面足浮腫,舌質淡,脈虛細無力。
【調理】
1.治則:開郁化痰,祛瘀散結,益氣補陰。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自天突至中脘豎擦;
b.背部太陽皮部遍刮;
c.百會、風池、膻中、鳩尾、頸項一周守法;
d.距磬50~70cm,磬與胸齊高,施以擊法。
3.加減
血瘀加血海、膈俞點壓,呃逆加膈俞、胃俞、足三里點刺;陰虛加三陰交振法;脾虛加公孫、大包刮法。
4.方義
天突至中脘為食管經過部位;太陽皮部可通陽扶正;百會促進血液循環、補益正氣、通暢陽經;風池、膻中、鳩尾、頸項守以宣肺降氣、止逆和胃;擊磬法可強烈振通氣血,消癌散結。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食管癌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