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起于小腹內胞宮【具體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圖如下】,下出于會陰,向后行于脊柱內部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后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砭石,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六條陽經與督脈交會于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因此被稱為“陽脈之海”。
督脈穴位圖(共28穴)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人中→兌端→齦交。
督脈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如頸項強痛、角弓反張等證。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而且通過刺激督脈經穴可以調動人體自身的免疫力,通過打通任、督二脈以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全身之氣血,促進全身氣血循環,以保證身體的陰陽平衡。研究發現,人體背部有大量的免疫細胞平時處于休眠狀態,經常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石刮拭、拔罐后背,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的“蘇醒”,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督脈主要穴位介紹
1、大椎穴:大椎為“諸陽之會”,表屬陽。所以大椎穴具有解表邪的作用,為退熱要穴。對于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所致的發熱都有很好的退熱作用,在大椎拔罐或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對外感引起的熱度高、病程短的患者。退熱效果特別好。
2、命門穴:命門穴是督脈上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與兩側腎俞穴相平。命門位于兩腎之間。乃生命之門戶,腎氣為一身之本,據此命門穴有培元補腎之作用,為強壯保健(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穴之一。所以,刮痧、拔罐此穴位具有強壯身體的作用。
3、長強穴:在尾骨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有解痙止痛,調暢通淋之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常刮痧、拔罐此穴位可治療痔疾,便血,洞瀉等疾病。
4、其他:從上面的督脈穴位圖可看到督脈共26處穴位,因此在督脈上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穴位,例如風府穴.無論是外風引起的疾病還是內風引起的疾病,它可以通治上星穴是治療五官疾病的要穴;水溝穴是重要的急救要穴.刮拭、拔罐相關穴位,對治療相應的疾病十分有效,這里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總之,在無疾病纏身的情況下,平時也可經常砭石刮痧、拔罐督脈。通過刺激督脈以調暢五臟六腑之經氣為基礎,疏通心腎經絡為軸心,調暢身體陽氣,激發人的自愈能力,達到保健、提高免疫力、治療疾病的作用,可以說是一種很有效且很方便的中醫保健方法。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督脈 督脈穴位圖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