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咽中不適,常有異物感或干燥灼熱感砭石,咽癢欲咳、痰涎黏稠不易咯出,偶有輕微咽痛,有時干嘔。
【病因病機】
西醫學認為本癥由病菌引起咽喉部位炎癥,造成不適感,亦因吸煙、飲酒、粉塵、煙霧有害氣體刺激呼吸道引發。中醫學認為素體陰虛、風熱上擾,大聲呼號、用嗓不當損傷咽喉脈絡而發病,常長年不愈,反復發作。
【診斷】
根據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區分咽炎和喉炎,再根據病變程度不同分為單純性、肥厚性、萎縮性咽炎和喉炎。
慢性咽炎以咽中不適為主癥,咽癢欲咳、痰黏稠不易出,咽部常有異物感,口時渴,渴而不欲飲。
慢性喉炎以聲音嘶啞為主癥,初為間歇性,后演變為持續性,講話多則加劇,喉部伴有不適感并有少許黏性分泌物附著。咽喉有關檢查可明確診斷和分類。注意有息肉者結合喉外科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若伴肩頸強痛,頭痛頭暈,頸部活動不利,X光攝片診斷患有頸椎病者,長年咽喉炎發作,經調理不效者,應診斷為頸椎病導致咽喉炎。
【辨證】
肺陰不足,腎陰虧虛,痰瘀互結,脾虛濕滯。
【調理】
1.治則:滋補肺腎,健脾祛濕,化痰理氣。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天突點壓加守法;
b.列缺、照海、魚際、太溪、手部咽喉穴點刺;
c.中脘點壓,膈俞點壓加刮法。
3.加減
肺陰不足加肺俞點壓以養陰潤肺,腎陰虧虛加太淵、經渠點刺,以補母益子,金水相生,虛熱得清;痰瘀互結加豐隆、太沖點壓;三陰交點刺以祛痰化瘀、清利咽喉。同時患有頸椎病者參照有關章節加減。
4.方義
天突位于咽喉中部,清利咽喉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力強;列缺屬手太陰肺經,系于咽喉,照海屬足少陰腎經,通于陰 而循喉嚨,二穴相配為八脈交會組穴,滋陰潤肺利咽;魚際為手太陰滎穴,清肺利咽;太溪為足少陰經原穴,養腎陰,降虛火;手部咽喉穴是手上經外穴,位于手背中指與無名指根凹陷處,是專治咽喉疾患的經驗穴;中脘、膈俞理氣,可解除咽喉部位氣滯,通暢全身氣機。
【醫案舉例】
孔女士39歲教師2000年7月
慢性咽喉炎十余年,幾次要求調換工作。咽痛咽癢,聲嘶啞,頜下淋巴結腫大。舌紅苔白,脈和緩。
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頭后及側刮法,天突、承漿、膻中、中脘、鳩尾、列缺、尺澤、中府點壓,大椎周圍刮出痧。肩井叩法,曲澤、少海拍法。調理20分鐘后立覺喉爽咽清。每周調理2次。月余,至9月重返講臺,學生反映:孔老師聲音清楚,嗓音甜美,如判兩人。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慢性咽喉炎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