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腕關節、手指背側或掌面、足及趾的背面、腘窩出現圓形腫塊,突出體表,小如黃豆,大如核桃砭石,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推之能活動,壓之稍痛。
【病因病機】
外傷或勞損造成腱鞘、關節囊受損,引起局部炎性腫脹,腱鞘和關節囊積液,變薄、擴張而逐漸形成囊腫。
【診斷】
有上述臨床表現,患肢可有輕度痠痛及乏力感,腫物觸之有囊性感或較硬,按壓時痠痛或不痛。關節功能不受限或輕度受限。
【辨證】
勞作傷筋,經氣阻滯;血行不暢,瘀血內停;外傷而致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受損。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行氣活血,化瘀散結。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錐尖部或砭板尾在囊腫周圍點壓;
b.使用砭磙在囊腫表面做滾法;
c.采用砭石珠串戴在相應的腕關節或踝關節部實施守法。
3.方義
該調理系根據局部活血化瘀原理,通過囊腫周圍筋脈的疏通達到調理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注意事項】
調理期間患者不使用患肢負重,不使用冷水洗浸手足。
【醫案舉例】
左女士、周女士、張女士、路先生均曾患腕部腱鞘囊腫,部位在手背近陽池穴處。采用砭石珠串在腕部守法。每日8~24小時,3日~6日間出現疼痛,較劇烈,逐囊腫變軟或變小,逐漸消失。大約1月左右完全消除。
劉女士、王女士曾在掌心無名指根部發生腱鞘囊腫,微疼痛。使用砭球握在手心,每日約2~4小時,1周內消除。
附:腱鞘炎
腱鞘炎是以手腕部(或足背部)的腱鞘受到外傷、勞損而逐漸腫脹、疼痛為主的常見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屬于中醫學的“筋痹”或“筋凝”癥的范疇。
【臨床表現】
橈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可見關節橈側疼痛,不能提重物,疼痛可向前臂放射,握拳肘屈時患處劇痛。
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多發生于指部,以拇指多見,局部疼痛,可向腕部放射,手指伸屈時常發生彈響聲,故又稱“彈響指”。
【病因病機】
多由勞傷損及經筋,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診斷】
以受損關節屈伸不利、局部腫痛并向患側肢體放射為診斷要點。
【辨證】
經筋損傷,寒凝血瘀。
【調理】
1.治則:通利經絡,祛寒強筋,活血化瘀。
2.基本操作及處方
a.使用砭錐尖或砭板尖尾點刺列缺、合谷、陽溪、阿是穴。
b.使用砭磙或砭石球在患部做滾法;
c.使用砭板或砭砧闊面在患部施以熨法;
d.在腕部佩戴砭石珠串實施守法。
3.加減
患肢痛甚加臂臑拍法,手三里、內外關點壓。
4.方義
腱鞘炎好發于橈骨莖突周圍,累及手太陰、手陽明經脈,列缺正在橈骨莖突之上,合谷、陽溪也在其周圍,阿是穴屬局部或鄰近取穴,有疏筋止痛作用。在患部施以滾法和熨法有利于局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守法可長時間使患部處于接受調理狀態。
【注意事項】
勿用冷水洗手,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腱鞘囊腫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