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陽三焦經,起于無名指末端(關沖),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液門),沿著手背(中渚、陽池),出于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
通過肘尖(天井),沿上臂外側(清冷淵、消濼)砭石,向上通過肩部(臑會、肩髎),交出足少陽經的后面(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分布于膻中(縱隔中),散絡于心包,通過膈肌,廣泛遍屬于上、中、下三焦。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示意圖
它的支脈: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上向頸旁,連系耳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孫,會頷厭、懸厘、上關).彎下向面頰,至眼下(顴髎)。
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門,會聽會),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外眼角(絲竹空,會瞳子髎),交于足少陽膽經。
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病候是: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聾,耳鳴,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面頰腫,還有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所過部位耳后、肩臂肘部外側的疼痛等。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的主治病證是:頭、耳、目、胸部、脅肋部、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癥。
三焦經共有23個腧穴:關沖、液門、中渚(zhǔ)、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yǒu)、翳風、瘛(qì或chì)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本經腧穴具有清熱解毒止痛、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脾胃、平肝熄風、利水通經等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主治偏正頭痛、目痛、耳鳴、齒痛等頭面部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癲癇、多夢等神志病以及熱病。
(1)關沖(SJ1) 井穴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頭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②熱病、昏厥。
(2)中渚(SJ3) 輸穴
【定位】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后方,第4、第5掌骨間凹陷處。
【主治】①耳聾、耳鳴。②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熱病。③手指不能屈伸。
(3)陽池(SJ4) 原穴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主治】①消渴、瘧疾。②腕痛。③耳聾、目赤腫痛、咽喉腫痛。
(4)外關(SJ5)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①熱病。②偏頭痛、耳鳴、耳聾、目赤腫痛。③胸脅痛、上肢痹痛。
(5)天井(SJ10) 合穴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主治】偏頭痛、耳聾、瘰疬、胸脅痛、癲癇。
偏頭痛實用砭石療法:
1、砭石刮法,自頭頂至發際,輕刮疼痛處。
2、砭石點法,點太陽,角孫,岡池,外美,豐隆。推薦閱讀《砭石刮痧有效治療偏頭痛》
(6)臑會(SJ13)
【定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緣。
【主治】癭氣、瘰疬、上肢痹痛。
(7)肩髎(SJ14)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
【主治】肩臂疼痛不舉、上肢不遂。
(8)翳風(SJ17)
【定位】在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①耳聾、耳鳴。②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齒痛、頰腫。③瘰疬。
(9)絲竹空(SJ23)
【定位】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主治】①目赤腫痛、目眩、眼瞼瞤動。②頭痛、齒痛。③癲狂癇。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手少陽三焦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