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起于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額角,下耳后(風池),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之前(經天容)砭石,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后(會大椎,經肩井,會秉風),進入缺盆(鎖骨上窩)。
足少陽膽經循行示意圖
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會翳風),走耳前(聽會、上關,會聽宮、下關),至外眼角后。
另一支脈:從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下行經下頜角(頰車),下行頸部,會合于鎖骨上窩(缺盆)。由此下向胸中,通過膈肌,絡于肝,屬于膽;于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部。
其主干(直行脈):從鎖骨上窩(缺盆)下至腋下,沿胸側,過季脅(日月、京門,會章門),向下會合于髖關節部(帶脈、五樞、維道、居髎……會環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風市、中瀆),出膝外側(膝陽關),下向腓骨頭前(陽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至第四趾外側(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它的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足大拇趾趾縫間,沿NO.I、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交于足厥陰肝經。
足少陽膽經的主要病候是:口苦,頭暈,頭痛,瘧疾,外眼角痛,腋下腫脹,還有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所過部位胸、脅、大腿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或發熱等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足少陽膽經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的主治病證是:側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膽經共有44個腧穴: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腋、輒(zhé)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俠溪、地五會、足竅陰。
本經腧穴具有清利肝膽、和解少陽、平肝熄風、利水消腫、調和脾胃等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主治頭痛、耳聾、目眩、頷腫等頭面五官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月經不調、帶下等婦科疾病以及神志病。
(1) 瞳子髎(GB1)
【定位】在面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
【主治】①目赤腫痛、目翳、青盲。②頭痛。
(2)風池(GB20) 交會穴(足少陽、陽維之會)
【定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①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鼻淵、鼻衄、耳鳴。②頸項強痛。③感冒。④中風。⑤熱病、瘧疾、癭氣。⑥癲癇。
(3)肩井(GB21)
【定位】在肩上,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
【主治】①頭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乳癰、乳汁不下、難產。③瘰疬。
(4)日月(GB24) 膽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①胸脅疼痛、黃疸。②嘔吐、吞酸、呃逆。
(5)環跳(GB30)
【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較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6)風市(GB31)
【定位】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腳氣。②遍身瘙癢。
(7)膝陽關(GB33)
【定位】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主治】膝腘腫痛攣急、小腿麻木。
(8)陽陵(GB34) 合穴,膽下合穴,八會穴——筋會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腳氣。②脅痛、口苦、黃疸、嘔吐。③小兒驚風。
(9)光明(GB37) 絡穴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主治】①目痛、夜盲。②下肢痹痛。③乳脹痛。
(10)陽輔(GB38)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咽喉腫痛、瘰疬、胸脅脹痛、腳氣、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偏頭痛實用砭石療法:
1、砭石刮法,自頭頂至發際,輕刮疼痛處。
2、砭石點法,點太陽,角孫,岡池,外美,豐隆。推薦閱讀《砭石刮痧有效治療偏頭痛》
(11)懸鐘(GB39) 八會穴——髓會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主治】①項強、胸脅脹痛、下肢痿痹、腳氣。②咽喉腫痛。
(12)丘墟(GB40) 原穴
【定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主治】①胸脅脹痛、下肢痿痹。②瘧疾。
(13)足臨泣(GB41) 輸穴,八脈交會穴——通帶脈
【定位】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跖趾關節)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主治】①偏頭痛、目赤腫痛、脅肋脹痛、足跗腫痛。②乳癰、月經不調。③瘧疾。
(14)地五會(GB42)
【定位】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跖趾關節)的后方,第4、第5跖骨之間,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脅痛、乳癰、內傷吐血、足背腫痛。
(15)俠溪(GB43) 滎穴
【定位】在足背外側,當第4、第5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目赤腫痛、熱病、脅肋疼痛、乳癰。
(16)足竅陰(GB44) 井穴
【定位】在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耳聾、咽喉腫痛、熱病、失眠、脅痛、咳逆、月經不調。
砭石有效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月經不調
砭石刮法:用刮痧板刮通調督脈3遍由大椎至長強穴;通調任脈3遍由天突至曲骨穴。學習正確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手法
砭石擦法:用刮痧板(相關鏈接:《泗濱砭石刮痧板》)通擦八髎穴處20遍,以皮膚發紅為度。通擦少腹處20遍以能耐受為度,通擦兩側肋脅處 各20遍以能耐受為度。推薦閱讀閱讀《砭石療法補虛攝血調理更年期月經不調》。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養生 足少陽膽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