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當有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砭石,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發病,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的人群更易發病。
【砭石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以砭石為工具所實施的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方法,具有不須口服、不刺破皮膚、不需要介質的特點,并沿用傳統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實施砭術時,需隔一層棉織物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于體表經絡部位,手法上則主要是依據經絡(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在體表的循行,遵循先輕后重、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先緩后急四大原則,施以壓、揉、刮、拍、叩等手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以達到疏通經絡、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氣血的目的。砭石治療感冒的常見手法:
感法:太陽。
刺法:迎香、風池、曲池、合谷、尺澤、列缺、足三里。
叩法:肩井。
刮法:頸后部、背上部、胸上部。
擦法:鼻部、頸前部及兩側。
壓法:背上部,配振法、拔法。
【砭石治療病例】
(一)王一山,3歲,發熱二日。二日前感受風寒,發熱(38度)、鼻塞、流涕、咳、汗出、苔黃、脈浮數。
治法:砭術:1、砭石涼法:砭板泡涼水后置于前額、掌心、前胸,更換數次。2、砭石刮法:沿前臂內側自腕橫紋至肘橫紋輕刮,刮至皮膚潮紅。3、砭石扣法:用砭板沾涼水輕輕叩擊刮治潮紅。
按語:調理一次后,體溫降至37.1度。結合中藥調理,三日后愈。砭石涼法有較強退熱作用,小兒外感風熱,病機單片,用砭石涼法清熱。
(二)小李,20歲,因感冒發熱引起頭痛,流清涕,咳嗽,發燒,惡寒去醫院看醫生打針輸液7天,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沒什么好轉,反而左眼一直流眼淚。
治法:
1、砭錐在溫水里加熱后,為患側點上下迎香穴,承泣,睛明,攢竹,絲竹空個10下后,患者感覺鼻子一下通氣了,鼻涕減輕了,左眼不留淚了。
2、因患者感覺頭重惡寒,將砭石梳子加熱后為患者梳理全頭。在用砭石梳子配合砭露風痛消分段刮擦風府到至陽,風池到膈腧,疏通膀胱經和肺經,大腸經、心包經、重點點按風池、肺腧、心腧。半個小時后,患者的后背的上半部出了暗紅色痧斑功能按摩靠墊。
3、用砭砧叩、刮小臂內側和肘窩至腕部。刮小臂時發現患者多處氣血郁結點并有強烈疼痛感,用砭砧一點點化掉。
4、用砭石刮痧板仔細刮兩胸梳理肺經后,患者感覺呼吸通順并心情舒暢,馬上感覺體溫下降,全身輕松了很多。
(三)張女士,咳嗽、咽痛一日。兩月前偶感風寒,發熱、鼻塞流涕,今身熱鼻塞解。自覺干咳、咽痛、音啞難言,口渴。舌邊尖紅,苔薄白微黃。脈浮數,下頜淋巴結腫大。
治法:
涼法:將砭板用涼水浸泡后置于頜下頸側部。
刮法:用砭板輕刮頸側至皮膚微紅。
扣法:用砭板浸涼水后輕叩兩側肘窩至皮膚潮紅。
按語:治療一次后,次日咽痛緩解,語言清楚,咳減。咽喉腫痛、咽燥口渴、風熱犯肺。肺失清津則咳,此案為邪熱漸入里之證,故以涼法為主,佐以疏風之法。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感冒 砭石療法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