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科學家考證和對產地的地質勘查后提出隕星撞擊說:6500萬年前一顆特殊隕星撞擊了魯西南地區,隕星撞擊地表巖層產生爆炸,在高溫、高壓、等離子環境中砭石,星際物質與地表巖層相互交融、滲透,較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即泗濱浮石(泗濱砭石)。
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泗濱砭石原料)經現代科技檢測已確認為一種砭具佳石。前人是否曾用泗濱浮石(泗濱砭石)作過砭具尚未找到確鑿的證據。泗濱浮磬專家楊浚滋提出一種看法,即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鶚紋磬可能是砭石,或兼作砭石。理由是:(1)鶚紋磬的尺度較小、僅20厘米;(2)鶚紋磬兩邊薄厚不一樣,這一點與其他的磬大不相同;(3)石上的圖案鶚是一種專食害獸害蟲的猛禽,古人認為人患病是由于體內有了害蟲,因此想借鶚的威力除去害蟲。不排除這種可能,即古人治病時擊石發聲,以圖將害蟲驚走。這一觀點值得考慮。
宋朝詩人蘇東坡在題為“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數升如芡實可作枕聞梅丈嗜石故以遺其子子明學士子明有詩次其韻”的七律中寫道:
海隅荒怪有誰珍,零落珊瑚泣季倫。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難歸致孝心純。
只疑薏苡來交趾,未信嬪珠出泗濱。
愿子聚為江夏枕,不勞揮扇自寧親。
從這首詩中看到,我國古代有用泗濱石珠做枕一說。但蘇東坡在文登海上所得白石顯然不是泗濱浮石(泗濱砭石)。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泗濱砭石 泗濱浮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