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稱為“微晶灰巖”的礦物質,其中較多的是鍶、氧化鈣,其次是氧化硅、氧化鈉等,還有鋁、鐵、鎂、磷等多種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有鉻、錳、鎳、銅、釔等超過36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放射性物質含量極微。同時部分砭石中含有銅、鐵等金屬物質砭石,致使砭石會呈現灰黑色以外的紅、黃、綠等顏色(相關鏈接:《砭石的顏色》)。辨別砭石較重要應當看化學元素分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檢測報告。所以,砭石或存在多種顏色,單靠顏色是無法判定是否為砭石??偟膩碚f,合格的砭石對人體有益無害,是制作中醫醫療器械的上品。
泗濱浮石(泗濱砭石)對人體微循環的影響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張維波、田宇瑛和李宏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瑞典 Perimed公司生產的Periscan PIM Ⅱ型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儀觀測了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手鐲對手部皮膚微循環血流影響。試驗結果是:血流明顯增加者占50%,無明顯變化者占17%,下降者占33%。他們認為,泗濱浮石(泗濱砭石)對微循環血流量基礎值低的人群,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而對微循環血流量基礎值高的人群則沒有影響,甚至會降低微循環血流量。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孟競璧、王援朝和徐青燕使用 WX-753B型顯微錄像系統觀測了泗濱浮石(泗濱砭石)對左手無名指甲襞微循環的影響。試驗結果是:血流動態加快者占50%,不變者占30%,血流動態減慢者占20%。
以上兩個課題組用不同方法研究泗濱浮石(泗濱砭石)對人體微循環的影響,得到了一致的結論:泗濱浮石對50%的人群有加快微循環血流量的作用。
感應增溫效應檢測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的支毅喬和崔承禹等進行了泗濱浮石對人體影響的紅外遙感檢測,具體的做法如下:受檢人在室內靜坐,等到身體狀態和心情穩定后開始受檢。檢測開始后,用紅外熱像儀觀測記錄受檢人面部或手部的紅外熱像。結果表明,在長達5分鐘以上的時間內人的受檢部的紅外熱像穩定不變。然后將泗濱浮石塊移近人體受檢部位,人體受檢部位開始出現增溫現象。約半小時后增溫達到較高值。對13人進行了檢測,增溫幅值因人而異,一般在0.5℃~2℃之間。但有2人體溫未增,反而減低了0.5℃~2℃。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的作用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