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以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為主癥。疼痛性質有脹痛、隱痛、悶痛、竄痛等,常反復發作。
【病因病機】
脅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飲食不節、跌撲損傷、久病體虛等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導致肝氣郁結,肝失條達;瘀血停著砭石,痹阻脅絡;濕熱蘊結,肝失疏泄;肝陰不足,絡脈失養等諸多病理變化,較終導致脅痛發生。
【診斷】
以脅痛癥狀為主要診斷依據。右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者,其病多與肝膽疾患相關。檢測肝功能指標以及甲、乙、丙、丁、戍等各型肝炎病毒指標,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診斷。B型超聲檢查及CT、MRI可以作為肝硬化、肝膽結石、急慢性膽囊炎、脂肪肝等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的診斷依據。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漿蛋白等指標亦可作為診斷脂肪肝、肝硬化的輔助診斷指標。檢測血中胎甲球蛋白、堿性磷酸酶等指標,可以作為初步篩查肝內腫瘤的參考依據。
【辨證】
1.肝氣郁結
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胸悶,喜嘆息,得噯氣或矢氣則舒,納呆食少,脘腹脹滿,苔薄白,脈弦。
2.瘀血阻絡
脅肋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質紫暗,脈沉澀。
3.肝膽濕熱
脅肋脹痛或灼熱疼痛,口苦口黏,胸悶納呆,惡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熱惡寒,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或滑數。
4.肝絡失養
脅肋隱痛,悠悠不休,遇勞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煩熱,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細弦而數。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疏利肝膽,行氣止痛,活血通絡。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期門、支溝、足三里、陽陵泉、風市、行間點壓;
b.疼痛之脅肋部砭磙滾法;
c.下肢足厥陰經筋撥法。
3.加減
瘀血重加膈俞、血海點壓;濕熱加中脘、三陰交點壓,以清熱利濕;肝陰虛加肝俞、腎俞擦法。
4.方義
肝膽經布于脅肋,故近取肝經期門、遠取膽經陽陵泉疏利肝膽氣機,行氣止痛;取支溝以疏通三焦之氣,配足三里和胃;風市穴利膽止痛;行間可治脅痛。
【醫案舉例】
岳女士 45歲會計 1999年9月
脅痛,右側痛甚,噯氣,腹脹。西診:B超顯示,肝內囊腫4×2.5cm。
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板在脅肋部施以刮法,每日30分鐘,每周7次,3周后脅痛完全消失。3個月后B超檢查,肝囊腫1.5×1cm。
【醫案舉例】
馮先生 42歲 公司職員 1998年3月
自述脅痛脹滿,晚間泛酸,口苦、痰多。體胖,時氣急,胸悶、汗出,便溏,舌淡紅,舌苔黃膩,脈沉數,關滑。
體檢時B超顯示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
辨證:脾虛痰濕、肝膽蘊熱。
立法:健脾除濕、疏肝利膽、祛脂止痛。
砭石調理:砭石砧闊面及側面交替橫擦兩脅,肝俞、膽俞、脾俞點壓。每次20分鐘,每周3次。調理后矢氣頻頻。2周后脅痛消失。3個月后B超顯示為輕度脂肪肝。
【醫案舉例】
王女士 53歲 退休職工 2000年6月
脅痛竄氣,時刺痛,情緒激動時疼痛加重,陣汗,心煩,潮熱。西醫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
砭石調理調理:砭石磙滾法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于兩脅及脘腹,使用砭石砧在小腿肝、脾、腎三陰經叩法,每次20~30分鐘,每周2次。調理3次后,矢氣青響聲,疼痛減輕。3周后脅痛消失,不再陣汗、潮熱。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脅痛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