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是月經前、后或在月經期間發生下腹痛或其他不適,以致影響正常的生活或勞動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稱痛經。痛經大多在月經來潮的當天出現,也有的在月經來潮前出現。常表現為下腹絞痛,并伴有面色蒼白、頭痛、惡心嘔吐、手腳發涼等。痛經可持續數小時或1~2天,經血流出后才逐漸緩解。痛經不是每個婦女都發生砭石,有的人自青春期頭一次月經來潮就痛經,以后每逢來月經都出現嚴重的痛經,這叫原發性痛經。其常見的原因是子宮過度向后彎曲(子宮后位)、子宮痙攣性收縮、子宮發育不良所引起的不協調收縮,以及營養不良、先天性體質衰弱、貧血等。有些婦女過去月經一直很正常,但偶然因經期受寒、做過度劇烈的運動或勞累,亦可引起痛經,這就叫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還包括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引起的痛經。
??? 【病因病理】
??? 子宮肌肉的過強收縮及伴隨的子宮缺血是引起痛經的主要原因,而前列腺素在引起子宮肌肉過強收縮發生痛經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其次尚有卵巢分泌因素、宮頸因素、血管加壓因
素、神經和精神因素等,皆能引起痛經的發生。如經期過度勞累、緊張、寒冷、不注意經期、孕期衛生引發的炎癥、過度的人工流產手術或宮腔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引起粘連炎癥、宮內節育器的安放、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皆可作為導致痛經。肥胖與吸煙也常會成為誘發痛經的原因。
??? 本病的發生,中醫多責之于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使氣血運行不暢,以致“不通則痛”;或沖任、胞宮失于濡養,不榮而痛。其病位在沖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證。
??? 本節僅討論功能性痛經。
??? 【臨床表現與診斷】
??? (一)典型癥狀
原發性痛經多發生于月經初潮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輕婦女,痙攣性疼痛常在陰道出血發生前數小時出現,在行經NO.I天疼痛達高峰,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數小時或2~3天。疼痛一般位于下腹部,也可放射至背部及大腿部。若為膜性痛經,在排出大塊脫落子宮內膜前疼痛加劇,一旦排出,疼痛則迅速減輕。癥狀一般在年輕時較重,隨年齡增大而逐漸減輕。
??? (二)重要體征
??? 嚴重時患者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甚至虛脫。
??? 【砭石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 (一)經前3天內每天用加熱砭板在患者小腹及腰骶部位做溫法30分鐘。
??? (二)用砭具向下壓于小腹正中,作順時針旋轉揉摩10分鐘,同時從小腹至臍部反推30~50次。然后在氣海、關元各按揉2分鐘。
??? (三)用砭具點按肝俞、膈俞、脾俞、胃俞、腎俞、八髎等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各半分鐘。在腰骶處橫擦,以熱透為度。
??? (四)按揉章門、期門、血海、地機、三陰交等穴位,每穴半分鐘。
????????????????????????????????????????從小腹至臍部反推
??? 【護理與預防】
??? (一)保持心情舒暢,特別是在月經來潮之前與經期,更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 (二)注意并講究經期衛生。
??? (三)合理調配飲食,不僅要注意飲食的數量,而且要對飲食的軟硬、冷熱、種類等進行選擇。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 (四)經期可以適當參加勞動和運動,但要注意運動適度。
??? (五)養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規律,增強機體的抗御能力。
??? (六)要積極治療慢性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 (七)可喝些熱的紅糖姜水或采取艾灸三陰交、合谷、子宮等穴位,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婦科病 痛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