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不暢,肝虛郁結,疏泄功能失常,而致瘀阻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養發而脫落。
手太陰肺經,主皮毛,皮毛潤澤者,太陰氣盛;皮毛枯槁者,太陰氣衰,皮聚毛落者,肺損;皮枯毛折者,肺絕;說明肺經與脫發的關系。
頭為諸陽之會,督脈及三陽經經脈皆上于頭面,陽明經行于頸,太陽經行于項,少陽經行于兩側。太陰肺經唯有在脈積足闕陰肝經上于頭。頭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處,中藏腦髓,而發之為血之余。血脈上榮于面,而心之華在面,主血。
傳統的中醫專家通過長時間的實際操作、觀察和總結,認為頭部經絡按摩對毛發的生長、養護有著重要的作用。中醫專家建議,使用砭術長時間的加以調理,刺激毛囊組織,疏通經絡,主要采用點法、按法、揉法、叩擊法四種手法,動作遵循輕柔、靈活、流暢、不浮不燥,力輕而富有彈性,輕落至重后輕起,反復施力,做到補能益氣生血,瀉能活血化瘀。
1、百會穴:百脈交會穴,可通暢百脈,調和氣血,擴張局部血管,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采用按法,用砭石刮痧板作用于百會穴,力度適中。
2、風府穴:采用點法揉法,用砭石錐或者砭石刮痧板沿順時針點揉旋轉5次,力度適中,在點和揉時應向上用力,才能見效,點法、著力點較小,刺激性強,而配揉法可剛中帶柔,取長補短。以患者覺酸脹、不感痛為準。
3、風池穴:用砭石刮痧板同風府穴的手法,此法疏散在表的風邪,點穴開筋。松解局部肌肉痙攣。
4、太陽穴:較敏感,采用砭石刮痧板和砭石錐等器具,通過點法揉法,力度為輕緩,以中指指端點太陽穴,由輕至重后輕,旋轉揉動5次,動作持續,著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風寒,解除頭腦緊張感,以緩解頭部血液循環障礙。
我們還采用了一些其它的砭術療法,如叩擊法:叩擊頭部,沿經叩擊。用力快速而短暫,剛中有柔,速度均勻而有節奏,此法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頭皮溫度升高,頭皮微紅,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此法對斑禿效果比較明顯。
除此以外外,《諸病源候論》記載:“當數易梳,梳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侍者梳,取多,血液不滯,發根常牢。”按摩后可連續梳理頭發20-50次,促進血液循環,止脫生發。可以常期使用砭石梳,較一般其它材質的梳子效果顯著。因砭石本身的特性就可以加速血液流動20%,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活血化瘀的功能。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梳 脫發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