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小兒體溫超過38.5℃,怕冷,發熱,周身不適,食欲不振,咳嗽砭石,鼻塞流涕,打噴嚏等,嚴重的體溫可達40℃以上,患兒煩躁不安或嗜睡,鼻咽部紅腫,可有扁桃體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有的可伴嘔吐或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二)砭石刮痧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手法
(1)選穴 曲池、風門、前胸、合谷及前臂、印堂、復溜。
放痧:大椎。
(2)定位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風門: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合谷:在手背,NO.I、第二掌骨問,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印堂: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復溜:位于小腿里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
(3)刮拭順序 擠按印堂,先放痧頸部大椎,然后刮風門,刮前胸,再刮曲池、前臂及合谷,較后刮下肢復溜。
(4)刮拭方法 瀉法。大椎放痧。以砭石刮痧板側緣在皮膚表面自上向下刮,直至刮拭部位呈紫紅色,并有痧點(深紫色小丘疹)出現時,停止刮,以三棱針挑破數個較大的痧點放血少許,以棉球擦干血跡后再換另一需要調理的部位。刮拭的順序是:先背區,次胸區(無咳嗽者可不刮),再肘區、腿彎區、頸區、印堂區。砭石刮痧法一般只刮拭1次,療效欠佳者改用其他調理方法。對連續高熱、營養狀況差、精神委靡的孩子可適當靜脈補液。
二、病例
鐘某,女,4歲。其母代訴:患兒于3日前即開始流涕,打噴嚏,咳嗽,發熱,次日發熱高達40℃,曾到當地某醫院檢查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服藥、靜脈輸液等調理措施,體溫當時有些下降,可到半夜又發高燒。檢查T 39.6℃,胸部聽診除呼吸音增粗外,未見異常。脈浮,舌苔薄白,咽部扁桃體不大,胸部透視及血常規檢查無異常發現,診斷:感冒。按上法給予刮拭1小時后體溫降至37.8℃,2小時降至37.2℃,患兒精神明顯好轉。次日其母前來告知,患兒體溫未回升,咳嗽、流涕、打噴嚏等癥狀已基本消除。
因砭石具有獨特的療效,結合中醫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效果倍加。據現代科學證明,砭石有一奇異的能量場,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在人體可產生紅外熱像并循經而行。磨擦或敲擊砭石可發出極豐富的超聲波脈沖。正品砭石無放射性,對人體無害,并含有三十幾種微量元素,其中鍶的含量甚高。砭石接觸人體表皮,在“微循環檢測儀”監視器的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血管及毛細血管中迅速加快的血液流動狀態。飲用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浸泡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明顯的調節高脂血癥作用。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對砭石的成分分析表明,砭石中含有鍶、鈦、鉻、錳、鋅等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北京泗濱砭石技術開發中心開展的泗濱砭石作用于人體特定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觀察人體微循環改善情況的檢測表明:砭石可以顯著加快甲襞微循環的血流速度,其增加值可達20%以上而且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是持續的。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刮痧 兒童 高熱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