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上班族是很苦惱的,每天2點一線的生活,忙死忙活了不說,一天天的對著電腦,腰酸背痛渾身無力,時間久了,就給自己烙下個毛病,可恨的勁椎病天天作怪,總感覺脖子上有東西壓著,嚴重的時候頭暈眼花,還以為自己是三高人群呢,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頸椎病,醫生說頸椎病不能得到根治,要自己調理,比如平時枕頭不能睡得太高,頸部不能著涼,特別是秋冬季節,南方秋雨綿綿,我就更容易犯,有時候半夜睡得不舒服,經常醒來發現脖子痛,后來聽說拔罐能緩解頸椎病的癥狀,正好我老公以前是學中醫的,會拔罐,于是我們就嘗試了一下,雖然目前沒有完全好徹底,但是之前的頭暈眼花總算減輕了,我想堅持下來會慢慢的好的,下面就談談我的拔罐過程,如果有同樣癥狀的朋友們不妨一試。 [擴展閱讀:砭石可有效調理頸椎疾病]
頸椎病拔罐的穴位:大椎穴、風門、風池、肩井,外關、阿是穴
治療方法:以上穴位全用,留罐10分鐘左右,剛開始我是每天拔罐1次,一般是晚上拔罐,一周后每隔一天拔一次,也堅持了一周,拔完后用熱水洗澡稍加再頸部按摩片刻后入睡(第二天早上起來覺得倍感輕松)
PS:取罐后,感覺后背上有很多的潮氣,我老公說是里面的寒氣都拔出來啦,但是拔完之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噢!
走罐驅寒:我的頸椎病屬于風寒型,走罐可以起到刮痧的效果,走罐的時候覺得渾身不舒服,不過堅持幾次后就好了,而且走完后感覺特別輕松,總覺得身上的負擔減少了許多。
另外朋友們拔罐需要注意:
NO.I、不適應拔罐的人群:孕婦、婦女月經期、骨瘦如材的人、6歲以下兒童、七旬以上的老人、精神病人、水腫病人、心力衰竭的人、活動性肺結核、急性傳染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頭、前后陰、心臟搏動處、大血管通過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發過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療法。
第二、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應該選擇不同大小的罐子,比如說大錐穴要選擇大的罐子,頸部和肩部選擇小罐,背部選擇中型的罐子。
第三、拔罐時,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并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贊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拔罐后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常現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的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涂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頸椎病 拔罐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