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厲兌穴位于人體的足部,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二毫米處,稍微靠第二趾。指壓此穴位,對于治療燒心、噯氣(打嗝)很有效果。
解剖:有趾背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腓淺神經的足背支。
穴義:胃經經水由此回歸胃經的體內經脈。
名解:厲,危岸也。兌,口也,八卦之中以兌為口。厲兌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回流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內庭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與胃經體內經脈相通,因此體表經水從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體內,經水的運行如從高處落入危險的深井一般,故名厲兌。
經常打嗝可按“第三厲兌”穴調理
“噯氣”是中醫上的說法,民間將其稱為“打嗝”,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經常出現打嗝,甚至嘔吐等情況,有時連飯也不想吃了。這時不妨按揉“第三厲兌”穴。
其實,打嗝是各種消化道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經常打嗝,就提示該養養脾胃了。按中醫認為,胃氣以和降為順,但生氣時,肝氣挾胃氣上逆,而出現噯氣,此時應采用疏肝和胃降氣的方法,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或按壓“第三厲兌”穴(位于足中趾的NO.I關節和第二關節之間),也有較好的止嗝效果。
脾胃虛弱的人,往往在進食高脂、高蛋白飲食,或大量飲酒,或冷、熱、辣等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吃一些含碳酸的飲料,比如可樂、汽水等,會出現頻繁的噯氣,難以自主,打嗝幾天不好。這類人可以服用中藥保和丸以健脾和胃降逆;或以指壓胸骨和肚臍連接線中央的“中脘”(臍上4寸)穴,一邊吐氣一邊按揉此穴,止嗝效果頗佳。[擴展閱讀:中脘穴及相關介紹]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厲兌穴 第三厲兌穴 穴位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