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開始人體的陽氣會逐漸收斂于內。在這個過程中,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會覺得比其他季節更容易疲勞,也就是所謂的“秋乏”。秋分時節,人體的陰陽二氣應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即中醫所說的“陰平陽秘”。此時如果陰陽失衡,身體即會感到諸多不適。
今天給大家舉幾個秋分節氣常見的“小毛病”以及調理方法,如您恰巧也有此煩惱,不妨試試看哦。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很容易上手哦。
01何以解秋乏
夏季對于身體來說是一個“消耗”的季節。高溫天氣除了加速新陳代謝之外,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也會造成負擔。再加上大量出汗,耗傷津液,食欲不振,腸胃功能減弱等等都會讓身體處于“夏耗”的狀態。
進入秋季之后,溫度、濕度逐漸下降,人體通過自我調整會逐漸“補”上這些虧空。但在“補”的過程中,身體會感到疲乏,這是正常現象。如何來緩解這個情況呢?可通過兩方面來進行:
用加熱后(溫度≤40°為宜)的砭石腰帶,分別置于神闕穴和命門穴進行熱敷,單次15分鐘左右為宜。神闕穴就是肚臍的位置,而命門是平行于神闕穴與身體后正中線交點的位置。同時在這兩個穴位熱敷,可幫助穩固身體的陽氣,陽氣充足而穩固,秋乏就會緩解一些。
另一個方法是早晚使用砭石通絡梳按摩頭皮。砭石接觸人體可以產生豐富的超聲波脈沖,增加微循環血液流速,白領一族可在午飯后感到困倦時使用此法。用梳頭的方法按摩頭皮,感到微微發熱即可停止。
02改善末梢循環
秋分之后溫度驟降,雙手雙腳常會感覺冰涼,而且很長時間無法回暖,有些人甚至會有指尖發疼甚至裂口的情況。此時用砭具來改善末梢循環是非常必要的。
臨睡之前建議穿戴泗濱砭石粉護膝和襪子。泗濱砭石粉護具是將泗濱砭石研磨成超細超微粉末后與纖維混紡而成。接觸皮膚有加速微循環血液流速的作用。血流速度提升了,循環加快了,肢端冰涼也會得到改善。
還可每晚睡覺之前泡腳,這里要提醒中老年朋友和有心血管病史的朋友,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也不宜過長,泡到微微出汗就可以。
針對氣血不足的朋友,可將泗濱砭石砧加熱后熱敷于背部督脈(后正中線)的位置。加熱溫度以自身耐受為宜,單次15分鐘左右即可。用此法溫補陽氣,對于改善手腳冰涼也是有幫助的。
03瀉火的方法
與手腳冰涼的人不同,有些朋友在進入秋季后會出現上火的癥狀。秋分是檢驗身體陽氣是否充足的節氣,如果說手腳冰涼是“陽虛”的表現,那么上火就是“陽亢”或者“陰虛”了。
瀉火較簡單的辦法是刮拭后背膀胱經。刮拭時砭板力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刮到皮膚發熱即可,無論是否出痧都可以停止。如果出痧,要等痧像完全消退后再刮哦!
上火的朋友還可以飲用一些金銀花茶。單獨泡水或者搭配茶葉飲用都可以。金銀花是降火經常用到的一味藥,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而且不傷胃。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術養生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